首页

[切换至繁体版]

返回

关灯 护眼:开 字号:中

第25章 亦舟筹谋,二安中举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第25章亦舟筹谋,二安中举(第1/2页)
    在边疆的信件抵达洛都之前,此时的洛都之中却已然是爆发了一场血雨腥风了。
    科举制的名词已然出炉!
    而根据皇帝的要求以及诸多门阀世家当初的提议,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郎可是要打马游街,以此来表示皇帝对这些人的“看重”的。
    这也是后来所流传出来的人生四大喜。
    为什么金榜题名时可以被称之为人生四大喜?因为金榜题名不仅仅是标志着你可以进入到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层面,与从前的阶级彻底告别了,甚至还是因为...这个四大喜中的金榜题名最开始说的可是这头三名!
    打马游街,一日看尽长安花,便是如此了。
    如此夸耀之时候,或许是未来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中,唯一能够支撑着你一步步的熬下去,走下去的光了。
    自然是四大喜。
    ........
    秦王府
    天子下令诏书将陈亦舟封为秦王了之后,这自当年汉武帝之后就悬挂上的官渡公府的牌匾已经更换成了秦王府的牌匾。
    当然了,这一块牌匾同样不是新鲜刻的,而是当年陈氏有一段时间有了哀荣之后,皇帝赐予的,只是那一段时间的秦王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所以这牌匾也没有使用太长时间而已。
    “咚——”
    “咚——”
    哪怕是对于陈氏这种近乎于千年的世家来说,“状元”这种荣耀也算是一种可以彰显一下、开一下洛都此处祠堂的荣耀了。
    毕竟这里的祠堂只是一处分堂而已,其中只是供奉着陈氏最初的先祖陈喜公。
    当然,这种开祠堂也仅限于这一次了,因为这个“状元”是千古第一个!任何一个千古第一个都是值的开祠堂的。
    重要的不是“状元”,而是“千古第一个状元”。
    陈安哲、陈安民脸上带着谦逊之色,他们中的陈安哲虽然得到了状元的头衔,但这对于陈氏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荣誉,而非是什么真的有用的东西。
    在这位老祖宗的面前,他们倒不至于变得骄傲自满。
    更何况....陈安哲的这个状元水分还是比较大的——至少在陈安哲看来,自己的弟弟陈安民的才华更胜过自己十倍。
    想到这里,他甚至偏过头看了一眼陈安民,心中带着些许迷惑和怀疑。
    以往才华超过自己的弟弟,为何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中会输给自己?
    陈安民感受到了陈安哲的目光,但却并没有理会,只是轻声开口,看着陈亦舟说道:“大父,如今科举制已经建立了起来,我们又该如何做?”
    “是进入到朝堂之中?”
    陈亦舟微微点头,他看出来了陈安民那埋藏在眼眸深处的不解,只是淡淡一笑解释道:“大隋朝堂虽然暗流汹涌,但目前来看,却是可以再稳固十几年的,而陈氏想要在日后可能到来的混乱中护着天下黎民,就必须是站在朝堂之上。”
    “先前与陛下所说的两代之内不入朝堂,其实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告诉陛下两代之内,陈氏是不会忠于大隋的。”
    “陛下也明白,所以这一次在你们二人科举中榜之后,迟迟还没有下达旨意对你二人加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5章亦舟筹谋,二安中举(第2/2页)
    “若是我所料不错,陛下快要来了。”
    正当三人说话之间,远处响起脚步声,而后才是一阵脚步声的响起,随即一个声音响起:“陛下驾到——”
    陈亦舟微微一笑,而后站起身来看着远处的一切,脸上带着些许清淡之色。
    皇帝来虽然不需要通报陈氏,但却会和陈氏有一种“默契”,那就是告诉陈氏自己要来了,从而免得自己听到什么不该听的,看到什么不该看的,到时候到底是处理还是不处理?
    这都是问题。
    所以,皇帝来之前,陈亦舟就知道了。
    方才的话,也是刻意说出来的。
    所以,陈亦舟说的不是“天下大乱”而是混乱,什么样子的混乱?什么程度的混乱?杨坚在听到这话的时候,就会自己将这个混乱代入到“太子之争”当中。
    因而对陈氏更加放心。
    果不其然,杨坚来到众人面前,在陈亦舟的面前坐下,而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长叹一声:“亦舟也知道朕那两个逆子之间的斗争了?”
    陈亦舟但笑不语,只是说道:“陛下,如今晋王和太子之间的斗争,谁人又不知道呢?”
    “只是不敢太过于明显而已。”
    他轻声说道:“只是陛下还是要早做准备的,否则日后恐怕是真的要有一场大乱了。”
    杨坚握着酒杯的手则是有些许的晃悠,不知多久,才是缓慢的说道:“亦舟,你说.....朕要是不管他们,让他们去争、让他们去斗,会发生什么?”
    陈亦舟看着杨坚说道:“若是如此,便真的会发生臣所说的那种混乱之事了。”
    “嫡长子继承制一旦被打破,变成了所谓的“贤能之能”,那么日后大隋的继承定然是不会顺利的。”
    “您能够明白吗?”
    杨坚听了这话只是继续沉默着。
    他如何能够不知道呢?
    可....
    他长叹一声:“让朕....想一想吧。”
    .........
    开皇十一年,夏。
    炎热的夏季带来了第一场暴雨,同时也带来了来自边疆的急报。
    边疆异动,已经被赶往西域的匈奴人在西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之后,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当年在大汉时候被打了回去,而如今则是再次想要入侵这一片土地。
    他们无法遗忘中原的富庶。
    而这一次,他们则是学的更加聪慧了,他们没有亲自动手,反而是鼓动了西域的一部分国家联合起来,反抗大隋的统治。
    当然,也不是“反抗”,而是....进行某种意义上的侵略。
    隐藏在背后的人以及匈奴帝国、甚至是那些西域国度都想要知道一件事情。
    皇帝是否会像是当年大乾的太宗皇帝一样,对他们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
    大殿之中
    杨坚怒而将手中的奏疏甩在桌子上:“哈哈哈好一个西域蛮夷!”
    “竟然连朕妥协之后的名号都想好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