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初露拂风剑法(一)
第三十六章初露拂风剑法(一)(第1/2页)
大乾王朝的西宁城,像一颗被风沙打磨得愈发温润的玉,镶嵌在西北的广袤大地上。时维初秋,天高云淡,澄澈的蓝天上偶尔飘过几缕如轻纱般的白云,为这座古老的城池增添了几分诗意。城墙由巨大的青灰色条石砌成,历经岁月的洗礼,表面已有些斑驳,却更显厚重与沧桑。城门上方,“西宁城”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前朝著名书法家所题,笔力雄浑,透着一股凛然正气,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城池的悠久历史。
萧琰背着一个半旧的青布包袱,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和几本心爱的古籍,腰间悬着一柄用深蓝色剑穗系着的长剑,剑身狭长,剑鞘是朴素的乌木所制,没有过多的装饰,却透着一股内敛的锋芒。他身着一袭洗得有些发白的青衫,面容清俊,眉宇间带着几分书卷气,眼神却清澈而坚定,行走在西宁城的街道上,与周围那些行色匆匆、满脸风霜的江湖人士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却又自有一番独特的韵味。
他沿着城外的官道一路走来,风尘仆仆,鞋子上沾满了尘土,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兴致。他看着城门处熙熙攘攘的人群,有推着独轮车叫卖瓜果的小贩,他们肩上搭着毛巾,脸上淌着汗珠,高声吆喝着,声音洪亮而富有节奏感;有牵着骆驼的商旅,骆驼高大魁梧,背上驮着沉甸甸的货物,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还有腰佩刀剑、神情警惕的江湖客,他们目光锐利,扫视着周围的一切,仿佛随时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这些鲜活的景象,都让萧琰这个初来乍到的书生感到新奇不已。
他自幼生长在江南的书香门第,那里小桥流水,温婉秀丽,与这西北的粗犷豪放截然不同。此次离家游历,一是为了增长见闻,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二是为了寻访古籍,探寻那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瑰宝;三则是想在江湖中历练一番,磨练自己的心智与剑术。他的剑法,是家传的拂风剑法,这套剑法看似轻柔飘逸,实则蕴含着无穷的变化与威力,只是他目前境界尚浅,还未能完全领悟其中的精髓。
走进城门,一股浓郁的烟火气扑面而来。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幌子随风摇曳,发出“哗啦啦”的声响。绸缎庄里,各色绫罗绸缎琳琅满目,色彩鲜艳得让人眼花缭乱;酒肆中,酒香四溢,夹杂着猜拳行令的喧闹声,粗犷而热烈;铁匠铺里,“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此起彼伏,火星四溅,仿佛在演奏一曲激昂的乐章。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有穿着华丽的富商大贾,前呼后拥,派头十足;有穿着粗布衣裳的平民百姓,为了生计奔波忙碌,脸上带着疲惫却又充满希望的神情;还有一些身着奇装异服、举止不凡的江湖人士,他们或行色匆匆,或在酒肆茶馆中驻足,眼神中闪烁着警惕与探究的光芒。
萧琰放慢脚步,一边走一边饶有兴致地观察着周遭的一切。他看到路边一个捏糖人的老艺人,手指灵活地转动着糖稀,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便出现在手中,引得一群孩童围着欢呼雀跃;他闻到街边小吃摊上传来的阵阵香气,那是油炸糕和烤肉的味道,馋得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觉得,这座城市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精彩的故事,等待着他去翻阅。
不知不觉间,他走到了一条相对僻静的巷子口。巷子两旁是高高的院墙,墙上爬满了枯黄的藤蔓,偶尔有几片顽强的绿叶点缀其间。巷子深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与外面街道的喧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萧琰正想进去探个究竟,看看这深巷中是否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景致,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巷子里面传来。
紧接着,一个穿着锦缎长袍、面色慌张的中年男子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他头戴一顶瓜皮小帽,帽子歪斜着,嘴角带着一丝血迹,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他一边跑一边回头张望,嘴里还不停地喊着:“救命啊!救命啊!”
萧琰心中一紧,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从巷子里面又窜出几个黑衣人。他们个个身手矫健,动作迅捷如豹,脸上蒙着黑色的面罩,只露出一双双冰冷刺骨的眼睛,手中握着闪着寒光的短刀,一看就不是善茬。
“抓住他!别让他跑了!”为首的黑衣人低喝一声,声音沙哑而阴沉,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几个黑衣人立刻加快脚步,朝着中年男子追去。他们的脚步轻盈,落地无声,显然是身怀绝技的江湖高手。
中年男子跑得气喘吁吁,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眼看就要被黑衣人追上。他绝望地环顾四周,看到了站在巷口的萧琰,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连忙朝着萧琰的方向跑来,“公子,救命啊!求求你救救我!”
萧琰眉头微皱,他虽然只是个游历的书生,但自幼便被教导要行侠仗义,见死不救绝非他的本性。而且,他也想借此机会检验一下自己苦练多年的拂风剑法。
就在这时,一名黑衣人已经追到了中年男子身后,手中的短刀带着一股凌厉的风声,朝着中年男子的后心刺去。那刀风凌厉,带着一股血腥的气息,让人不寒而栗。
“小心!”萧琰大喝一声,脚下猛地发力,身体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他右手迅速握住腰间的剑柄,手腕轻轻一抖,“噌”的一声,长剑出鞘,一道清冷的剑光如秋水般划破空气。
他没有直接去攻击黑衣人,而是剑尖斜挑,精准地磕向了那柄刺向中年男子后心的短刀。“当”的一声脆响,火星四溅。黑衣人只觉得一股柔和却又坚韧无比的力量从刀身传来,短刀被挑得向上一扬,刺向中年男子的力道顿时卸去。
这一下,既化解了中年男子的危机,又没有伤到黑衣人,尽显萧琰的手下留情。
为首的黑衣人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竟然还有如此身手。但他并未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凶狠地说道:“哪来的野小子,敢管我们黑风堂的闲事,找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六章初露拂风剑法(一)(第2/2页)
说罢,他一挥手,对其他几名黑衣人命令道:“先解决这个多管闲事的小子!”
两名黑衣人立刻应声而出,一左一右朝着萧琰扑来。左边的黑衣人手中短刀横劈,刀风呼啸,直取萧琰的腰间;右边的黑衣人则是一刀斜刺,目标是萧琰的胸口,两人配合默契,攻势凌厉,封死了萧琰所有的退路。
萧琰临危不乱,他深吸一口气,将体内的真气缓缓运转起来。他所修习的内功心法名为“清风诀”,是家传武学的配套心法,讲究的是呼吸吐纳与自然相和,能够让内力源源不断,轻柔而绵长。
面对两名黑衣人的夹击,萧琰脚步轻移,身形如同风中的柳絮般飘忽不定,巧妙地避开了两人的第一波攻击。同时,他手中的长剑也动了起来,剑光闪烁,如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他的拂风剑法,讲究的是以柔克刚,以巧破拙。剑光看似轻柔缓慢,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出现在最恰当的位置。只见他手腕轻转,长剑如灵蛇般缠绕而上,先是格开了左边黑衣人横劈而来的短刀,随即剑尖一沉,又挡住了右边黑衣人斜刺过来的刀锋。
“叮叮”两声脆响接连响起,两名黑衣人的攻势再次被化解。他们心中暗自吃惊,这个书生的剑法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一种奇特的韵律,让他们的凌厉攻势屡屡落空,仿佛拳头打在了棉花上,有力无处使。
为首的黑衣人见状,眼神变得更加阴冷。他知道,眼前这个书生绝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他再次下令:“一起上!速战速决!”
剩下的几名黑衣人立刻加入了战斗,一时间,巷口变得杀气腾腾。四把短刀从不同的方向攻向萧琰,刀光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萧琰笼罩其中。
萧琰眼神一凛,不敢有丝毫大意。他将清风诀运转到极致,身形愈发灵动,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他手中的长剑舞动得更快了,剑光霍霍,如狂风骤雨般倾泻而出,但每一剑都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地挡开或格开黑衣人的短刀。
“当当当当……”金属碰撞的声音密集如雨,不绝于耳。火星不断在刀剑交锋处迸发,映亮了萧琰那张清俊却带着坚毅的脸庞。
中年男子躲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他虽然不懂武功,但也能看出这场战斗的凶险。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竟然能与这么多黑衣人周旋,而且丝毫不落下风。
萧琰在战斗中,渐渐找到了感觉。他发现,这些黑衣人的刀法虽然狠辣,但过于刚猛,缺乏变化。而他的拂风剑法,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以柔克刚。
他看准一个破绽,长剑突然变招,不再一味地防守,而是如同一道轻柔的风,顺着一名黑衣人的刀势滑了过去,剑尖直指那名黑衣人的手腕。那名黑衣人猝不及防,想要回刀格挡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剑尖离自己的手腕越来越近。
“啊!”一声惨叫响起,那名黑衣人的手腕被剑尖划破,鲜血立刻涌了出来,手中的短刀也“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为首的黑衣人见状大怒,“废物!”他怒吼一声,亲自持着短刀朝着萧琰攻来。他的刀法比其他黑衣人更加狠辣,更加凌厉,刀风带着一股撕裂空气的锐啸,仿佛要将萧琰劈成两半。
萧琰不敢怠慢,连忙凝神应对。他知道,这个为首的黑衣人是个硬茬,必须拿出真本事来。他将清风诀催动到极限,内力如涓涓细流般不断涌入长剑之中。
只见他手中的长剑光芒更盛,剑光飘忽不定,时而如春风拂柳,轻柔舒缓;时而如狂风骤起,迅猛凌厉。他与为首的黑衣人战在一处,剑光与刀影交织在一起,难分难解。
战斗持续了一炷香的时间,萧琰渐渐感到有些吃力。毕竟对方人多势众,而且为首的黑衣人武功高强,他虽然凭借着精妙的剑法和灵活的身法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体力消耗巨大,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
“小子,我看你还能撑多久!”为首的黑衣人狞笑着,攻势更加猛烈。
萧琰咬紧牙关,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缩。他脑海中飞速回忆着拂风剑法的要诀,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招“风卷残云”。这一招是拂风剑法中的杀招,需要将全身内力凝聚于剑尖,以一种螺旋式的力道发出,威力极大,但也极其耗费内力。
他深吸一口气,猛地将体内剩余的大部分内力注入长剑之中。只见他手腕急转,长剑在空中划出一个诡异的圆圈,随即带着一股旋转的劲风,朝着为首的黑衣人横扫而去。
剑光所过之处,空气仿佛都被搅动起来,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漩涡。为首的黑衣人脸色一变,他感受到了这一剑中蕴含的强大力量,不敢硬接,连忙向后急退。
但他还是慢了一步,剑光擦着他的手臂划过,虽然没有伤到他的筋骨,却也在他的手臂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口,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袖。
其他几名黑衣人见首领受伤,顿时有些慌乱。萧琰抓住这个机会,乘胜追击。他身形一晃,如同鬼魅般出现在一名黑衣人面前,长剑快如闪电,一剑刺穿了那名黑衣人的肩膀。
“撤!”为首的黑衣人知道今天讨不到好果子吃,再打下去只会损失更大,当机立断下令撤退。
几名黑衣人如蒙大赦,搀扶着受伤的同伴,迅速消失在巷子深处,只留下地上几滴鲜红的血迹,证明着刚才这里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321.com,更新快,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