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溟都[二合一]
第364章溟都[二合一](第1/2页)
溟都
诸君沉默。
赤明默许。
金发碧眼的小祭司定了个时间,便道:“那今日就议到此处,诸位,回吧...”
十人相继起身,有的拳贴于胸,微微倾伏辞别小祭司,尽显尊敬。
有的大袖一卷,昂首阔步,径直离去。
有的对视一眼,眼中敌意一览无余,愤然离席。
十把交椅,十位魔神,将离心离德,演绎的淋漓尽致。
当人群散尽之时,小祭司那张笑脸,瞬间就冷了下来。
却又无奈的叹了一声气。
“害—”
魔族龟缩魔渊已近万年,久到比她的年纪还要漫长。
久到这里面的人,只知道魔渊,不晓得魔渊之外,还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久到偏安一隅,却仍能心安理得。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全是算计。
哪怕是魔神们,也只能看到眼下的利益,盯着这魔渊里的一亩三分地。
却忘了,昔年魔渊,魔神数百,魔王十万,那时候的魔族,何等风光。
那时候的先辈,出魔渊,往日出的方向,横推数万里疆域。
人,魔,精三族,举世伐魔,亦大败而归。
可惜...
那样的辉煌,只在史书文献中。
众魔神走后。
她也走了,魔神殿漆黑的石门紧闭,其中灯火尽熄,好似再度尘封。
......
溟池南岸,某处高台,寒流瑟瑟,卷浮赤色战旗,赤明立于其上,遥望茫茫溟池。
时夜。
溟池千里,璀璨神辉,亦如天上星河,沉入水中,照得溟都,洁白一片。
溟都。
是一座不夜的城,也是一座不昼的城,夜晚比白昼还要亮上一些。
白天的天昏沉,就像是阴雨天。
夜晚的天灿烂,比白日更像白昼。
这里即便是到了晚上,也极其热闹。
赤明身披黑色裘衣,站在高台之上,眺望着眼前溟池,思绪深沉。
身后一人不请自来,身上穿着一件大白袍子,将整个人都藏住了,却依旧难掩其身段的婀娜,前后的凹凸。
她站到赤明身侧,一样望着那片皎皎生辉的溟池。
不言不语。
须时...
女子轻声开口,打破了宁静,“明叔,你跟阿姬说了吗?”
赤明魏然不动,只是恩了一声。
“嗯!”
“她答应了?”
赤明平静的阐述道:“她是我赤明的孩子,这是她的责任,她没得选。”
女子抬起手,长袍下一双洁白如玉的手掌显露,缓缓褪下了白色帷冒。
露出一头金色长发,在寒流中缭乱。
她撑着护栏,侧目看一眼赤明,略带歉意道:“明叔,我很抱歉,我没想到,他们为了打开溟门,会对一个孩子下手。”
赤明低笑一声,道:“他们?你觉得他们九个敢吗?”
金发女子默默然,眉目低敛。
是啊。
他们敢吗?
魔渊十位魔神,赤魔神活的最久,实力最强,辈分最高,其余九位魔神中,有两位是他的弟子,还有一位是他的同门兄弟。
他在魔渊的影响力,某种程度上,要超过她。
哪怕是她的姐姐,对其也不得不敬重,好言好语。
整个魔渊,敢动他的孩子。
除了自己....
她轻声说道:“你知道的,姐姐她只是太想复兴魔族了。”
赤明一声不吭。
他不否认,但是,他也不认为,这是对的,同样也无法做到不记恨。
她又说:“溟门的事,不管如何,你是知道的,我是站在明叔你这边的。”
赤明瞥了她一眼,神色慎重,将信将疑,又说出了他说了无数遍的那句话,“溟门开不得。”
小祭司深吸一气,眉尾下弯,“我知道!”
赤明负手而立,低声道:“好好劝劝你姐姐吧,若在一意孤行,我赤明真的只能造她的反了。“
金发的姑娘眉目一凝,眼中神色,阴晴变化。
赤明沉吟半晌,肃穆道:“她想中兴魔族,我赤明自无二话,它日若真如她所言,魔族大劫又临,她只需言语一声,哪怕雷魔挡道,我二话不说,便替他战上一场,也学那云峥,以此残躯,替魔族斩出一条路来,虽死无惧,可溟门若开,你,我,还有她...都将会成为魔渊的罪人,千古的罪人。”
小祭司思绪复杂,喉咙一滚,还是忍不住再次问道:“溟兽,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赤明回望对方,不答反问道:“你觉得呢?”
小祭司遥望溟池北岸,视线一直延伸,延伸,再延伸...
溟门。
就在北岸。
溟殿之后,那片神秘的灰雾之前。
相传。
很久很久以前,初代魔族诞生于溟池。
一同诞生的,不止有魔人,还有溟兽。
书中记载,溟兽无智,天性嗜血,性格乖张,喜以魔人为食,魔族饱受其害。
魔典曾书,溟兽居住于溟水之畔,以捕猎魔人为生。
溟兽还可潜入溟池深处,肆意畅游。
直到魔族出了一位绝世的领袖,他带领初代魔族,将溟兽从岸上撵到了溟池里,又将它们从溟池撵到了北岸,一直将其驱逐到了灰雾之后。
因为溟兽不死不灭,遇溟水便可复生。
那位领袖便铸起了一座牢笼,将溟兽镇压其中,以一扇神魔门为阵眼,将其封印。
溟门不开,溟兽永不得出。
至此。
整个魔渊便就成了魔族的天下。
初代魔人,开始于溟池岸休养生息,发展壮大。
这位领袖就是魔族传说中的魔主,也是他们的精神信仰。
是他拯救了魔族。
也是他赐予了魔族新生。
只是后来,魔主还是消失在了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就像神话中的其它人一样,都知道他的名字,也听过他的故事,却无人见过他的模样。
甚至。
连他是否真的存在过,也无从考究。
后世之人只知道,那扇门确实立在那里,高接天地,阔曰百丈,万万年不曾倒塌。
后世一人只知道,门后的那片迷雾之地,漫无边际,神明禁行,不时能听到一声声咆哮,自深处传来,震耳欲聋,未有一日间歇。
再后来。
初代魔族不知因何缘由衰落,新的魔族诞生,继承了初代魔族血脉的十姓天魔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拉开了新时代的篇章。
他们在溟池南岸,建立了溟都,在溟池的北岸,建立溟殿。
创建了溟教,能打开那扇溟门的十把钥匙,平均分配到了十大天魔族的手中。
有了魔尊。
有了祭司。
代代更迭....
其中。
赤姓天魔人手中的那柄钥匙,也是魔神令,就在族长赤明手里。
今大祭司起卦三千,卦卦皆凶,扬言魔渊在不久的将来,将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
当今魔人,极可能像初代魔人一样,消失在这场浩劫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64章溟都[二合一](第2/2页)
她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寻求破劫一法。
意图打开溟门,放出里面的溟兽,驯服它们。
要借溟兽之力应对未来的浩劫。
欲借溟兽之力,出魔渊,争霸中原。
恢复昔年,魔族荣光。
这是一个极其疯狂的计划,可偏偏这样的计划,却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兴许是憋屈久了,都想出一口恶气。
兴许他们也只是因为渴望得到溟兽的力量,所以动了心思,犯了糊涂。
自是说不清楚。
当然。
有人同意,就有人反对。
赤明是其一。
他认为溟兽出,魔渊亡,上古魔人都无法驯化的溟兽,他不认为他们这一代人可以做到。
小祭司也是其一。
她觉得,这个计划太大胆,认为自己的姐姐太偏激。
即便她一直以来都是主战派,对魔渊之外的那片天地里的一切生灵,恨之入骨。
可她却也从未想过要借助本就不属于自己的力量。
她只想靠自己。
她也只相信自己。
有了意见,便有了分歧,爆发了矛盾。
四年来,这座溟都越发的不太平。
小祭司没说话。
她知道姐姐那么做不对,可那始终是她的姐姐,她也从未想过背叛自己的姐姐。
她只想阻止她,告诉她这是错的,可她不听,所以她找到了赤明,暗中给予支持。
只是她也没想到的是,骄傲了一辈子的姐姐,为了逼迫赤明妥协,居然会对一个孩子下手。
姐姐是变了。
变得越来越不稳重了。
见她迟迟没有回应,赤明也懒得掰扯,总归她们才是姐妹,而且金家也只剩下这一对姐妹了。
他从未奢望,她会和自己一条心。
也从未将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
只是淡淡说道:“该陪你演的戏,我演完了,记住你的承诺,休伤了阿姬...”
说完他便转身走了。
下了高台。
消失在高楼琼宇间。
只留下小祭司一人,独自立在寒流里,望着头顶阴沉沉的天幕,独自发呆。
时而自嘲一笑,时而哀怨一声。
魔渊的未来?
渺渺茫茫。
就像这头顶的天,打她出生起,就一直是灰色的,从未变过。
.....
溟都外,一座不知道荒废了多少岁月的破神庙里。
许闲正在翻着书,看着话本里魔渊的趣事。
入夜时,小小书灵总算醒了,冷不丁的冒出来,坐在许闲的脑门上,伸了个小懒腰,打了个小哈欠。
揉了揉小眼睛,睡眼惺忪的模样,像个疲惫的蠢蛋。
小蠢蛋!
“哈欠...”
“嗯,醒了?”
“嗯呐。”它甜腻腻道:“睡了多久哇?”
许闲摆了摆手,五个指头横晃,“五天。”
小书灵有些意外,“这么久?”
许闲吐槽,“我还以为你死了呢。”
小书灵噎了一下,说出了一个扎心的事实,“你死了,我都不会死。”
许闲想反驳,不过转念一想也是。
而且,五日不见,还别说,挺想念的还。
难得自己对一个人这般挂念,说是朝思暮想也不为过啊。
“醒了就行,以后这招,得慎用。”
“嗯嗯!”小书灵小鸡啄米般点头,转而刻意强调道:“但是,真的很帅对不对?”
许闲白眼一翻,总感觉这小东西,越来越喜欢嘚瑟了。
也不知道随了谁。
转移话题道:“你说,那一剑斩了千里,能不能把圣人给干死?”
小小书灵摸着下巴,想了想,分析道:“应该不能,我那翻版的剑域,限制九境渡劫都够呛,圣人更不用说了,容易打偏,打偏了就抓瞎了。”
“也就是说,只要能打中,就能干死?”许闲总结道。
小小书灵模棱两可的说道:“分情况吧。”
“嗯?”
“反正别想了,你六境想干死九境的,难度太大了,等七境吧,第三柄剑拔出来,寻常八境,不用祭剑你自己就能应对,至于九境,应该有一战之力。”
许闲摸了摸鼻梁,悻悻作罢。
八境和九境,区别确实大。
八境是你修炼到了那个境界,可九境,是需要天道认可的,三重雷劫,是天对你的检验。
闯过去,活、一飞冲天,闯不过,死,轮回转世。
至于到了仙境,那可就不止是雷劫了。
九重天雷落之后,想要飞升,结出仙凡,还得过红尘劫,亦要斩仙魔,即心魔。
普天之下,八境者不在少数,可能顺利渡过雷劫,踏足九境的,却是凤毛麟角。
听温晴雪说,李青山已经在八境巅峰待了许久了,一直在巩固修为,迟迟不敢引下雷劫。
用他的话讲,若是失败了就太没面子了。
若还是被自己的雷劫劈死了,那不止没面子,还没脸了。
太丢人。
九境固然好,可脸面也很重要。
所以他一直在等,也一直在准备,许闲自是没感到意外,这事李青山确实干得出来。
为了所谓的面子,他自己吃了多少亏,都是默默无声的憋着。
宁可把自己憋屈死,也不愿丢了那份脸面。
“既然你醒了,那明日便进城吧。”
小小书灵接话道:“我们到溟都了。”
许闲透过破庙的门看向庙外,黑夜里,远处的天幕是亮的,若月光般洁白,“挪,那里就是了。”
“哦!”
一夜无眠,次日,天边的洁白刚退去,大地刚被植物点亮,许闲就已经离开了破神庙,赶往溟都城门口。
从少年的视角看去,一堵高墙,将整个溟都和外界隔了开来。
那墙近百米高,一边连接着溟池,一边延伸到了视线尽头。
城前开有八道门。
四出四进。
完全分开。
有走车的,有走人的,还有走货的,
四个出口处,只有零散的几个站岗的魔族士兵,逛来逛去,出门的道也冷冷清清,除了一些来往的商户马车,极其少见闲人。
倒是入口的四个门,守备森严,不仅有执勤的兵士,还有巡逻的卫队,领头的都是七境的修士。
那坐镇城头的将军。
更是八境的天魔人。
甚至每一个门口,还配备着读书模样的魔人,负责登记来往人员信息。
走哪扇门,同样有讲究,三道人走的门头上,依次写着,天,地,凡三字。
何意自无需多言。
贫富分流。
而许闲走的自然就是那凡门,也是盘查最严,士兵最凶,人最多的门。
“溟都居民证拿出来?”
“没!”
“那有没有魔庭司颁发的路条?”
“也没。”
“到那边去登记。”
“哦!”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321.com,更新快,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