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 正的发邪
第30章正的发邪(第1/2页)
胡三爷早有恭候,看见姜梨单人进来时,开怀大笑。
“后生可畏,你就不怕我做点什么?”
姜梨大方自信走过来道:“怕,所以才自己来,到时候跑容易点。”
胡三爷哈哈大笑,邀请姜梨落座,颇为遗憾的开口道:“早知道收养你了。”
“不好意思,虽然您老当益壮,精神矍铄,但我有亲爷爷。”
姜梨婉拒,胡三爷摇头失笑,故意板着脸道:“那我当奶奶也行。”
姜梨:“……”
“这个得问我爷爷,我做不了主。”
本是开玩笑故意逗姜梨的胡三爷僵住了:这就是新时代年轻人的先进思想?
他不自在的清清嗓子道:
“难得看见你不淡定的表情,还没二十岁,天天装个一张脸,你累不累?”
“还好,主要是赚钱能治面瘫。”
“哈哈哈哈哈!”
很显然,姜梨和胡三爷性格对路,两人不正经的聊过之后,胡三爷喊来了人。
很快,院子里站了二十多人,都是跟着胡三爷的。
他们对姜梨不太抵触又有点抵触。
姜梨个人打架实力强他们认,但他们又觉得姜梨是个女人,心里稍微有些不爽。
“姜梨,当初你说接手市场,人也会接过,还算数吧?”
“当然!”
姜梨肯定回答,眼神落在一群人身上。
眼神不屑抖腿的,抱肩扣指甲的,梗着脖子望天的,低头玩手指的。
整个队伍写了两个字:不服。
胡三爷看见却不多嘴,姜梨接手了人,就不再是他能插手的了。
最中间的许海上前一步,握拳,好像歃血为盟一样的要宣誓效忠姜梨。
“等会!”
姜梨起身,抬手阻拦。
“胡三爷,大家是不是误会了什么?我做的可是正经买卖。”
一句正经买卖,所有人嘴角都哆嗦了一下。
这话他们做梦都不敢说。
姜梨不管其他人怎么看,表面名声要搞好,她自顾的走在这些人对面。
“我要做的是坚守底线,不虚抬物价,不扰乱供销,为群众解决物资短缺,排忧解难的市场。”
众人:“......”
这正到发邪的感觉好奇特。
“我们跟着政策走,让我们干就干,不干咱就散,以后每个月我给你们定时定点发工资,千万别喊什么老大,拜什么码头,我们都是正正经经的好同志。”
姜梨说完了,侧身看向略有僵硬的胡三爷。
“胡三爷,您看我说的对吗?”
胡三爷:他能说不对吗?
姜梨坦然一笑,招呼刚刚要领头拜下来许海道:“麻烦给我找个桌子,本子,还有笔,接下来我会记录大家之前做的什么,给你们安排合适的岗位。”
节奏瞬间掌握在姜梨手里了,没几分钟,院子里变样了。
好像一个大型的招聘市场,人人排着队,姜梨坐在桌子后面,听着眼前人一副不认亲爹的架势说:“我是打手。”
“明白,安保人员,工资二十八,断胳膊断腿报销,有丧葬费。”
姜梨快速写下一张字条,咔嚓一声,一个红色的印章盖上了:自由自主协调市场交易所。
“凭字条领工资,下一个。”
对面的光头大汉拿着字条,凶狠的表情摆了个寂寞,脑袋里全是断胳膊断腿报销几个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0章正的发邪(第2/2页)
他咋感觉凉嗖嗖的呢?
“哎呦,到我了。”
后面的人挤上来,中等个头偏瘦,吊儿郎当的道:“我是放风的。”
“前岗信息调查员,工资二十八,有入狱保险。”
“啥险?”
姜梨抬头,笑容灿烂:“入狱保险。”
“咔嚓”一声。
“下一个!”
“我是收摊位费的。”
“市场监管,工资二十九。”
“有点少吧。”
他可是个管事。
姜梨礼貌微笑,咔嚓一声后道:“少可以不干,不接受协商哦。”
“下一个!”
……
姜梨一手写字,一手盖章,咔嚓咔嚓,二十几个人的手续办完了。
一人手里捏着一张字条,略有恍惚。
他们好像想给个下马威来的?这走向不太对。
姜梨起身,走向胡三爷。
“胡三爷,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胡三爷整个人都傻了,他果然是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那好,您有事就找我。”
姜梨转身看向那二十几人。
“大家好好干,我们的目标是遵纪守法,赚钱养家,媳妇孩子热炕头,顿顿小酒有肉吃。”
“我这里有几条规章制度,只要按章办事,一切好说。”
“传阅一下。”
“一会大家跟着我去准备,明天开市。”
这就干活了?节奏是不是太快了点?
一院子的面面相觑,没人动。
姜梨轻笑着开口。
“你们害怕?放心,卖你们也不值钱,一群大老爷们娘们唧唧的。”
姜梨率先走出去,朝着黑市的方向过去了。
后面一群人被娘们唧唧四个字刺激了,呼啦的跟上了。
哎,男人有时候真挺好拿捏的。
黑市并不是一条街道,它是好几间房子连在一起,里面四通八达的联通着外面的小巷。
它也不是在黑天开,是不好找到的意思,因为经常换地方。
一般来讲,通常分两种卖货方式,一种是交摊位费,自己摆摊,第二种就像姜梨之前一样,卖货给黑市,任凭黑市售卖。
交易时人们大多遮掩容貌,没有吆喝声,默默问价,默默交易,快速离开。
这是大家共同的默契。
黑市其中一间房子里,姜梨带着老方进来了。
“你们把院子清扫干净,一会备货,明天开市。”
后面分批进来的二十几人,眼神商量着,零散的分散开,带着一脸不情愿的出去了。
至于活...没想干。
姜梨坐在椅子上,没有一点在意。
十分钟,放风的….不对,前岗信息调查员来了,有点慌,步伐都乱了。
“外面来了二十多个大汉,都背着大竹筐,看不清带了什么。”
他没说的是,这群人他们认识,每隔两月都从大山里出来一次,蛮横不讲理,哄抬价格,每次都让他们大出血。
他们想看看,姜梨要怎么解决这个让胡三爷都头疼的问题。
姜梨笑着起身,眉宇透着漫步惊心。
“运气不错,生意上门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321.com,更新快,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