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切换至繁体版]

返回

关灯 护眼:开 字号:中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三百两变成四十两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第163章三百两变成四十两
    徐成儒马上大喊:「徐成光!」
    「老爷,小的在!」
    一个四十多岁男子在门口闪现,走进来给两人行礼。他一身绸布衫袍,戴个毡帽,走出去一看也是位秀才。
    不过他确实是位秀才。
    不仅是秀才,还是徐成儒的族弟兼同窗好友。
    两人小时候同在族学私塾里读书,都是老师心里的神童天才。只是徐成光考上秀才就用尽全部力气和运气,止步不前。
    徐成儒却跟开了挂似的,秀才丶举人丶进士,一路狂,唯一遗憾的就是没考上庶吉士。
    很快,原本相似的两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徐成儒成为安亭镇最大的老爷,要是在湖广或西北,他还会是一个县丶一个府里最大的老爷。
    但是苏州文华鼎盛,嘉定是其中一员,不缺进士老爷。
    徐成儒成为族里的庇护神,高两个辈分的族长见了他都得作揖叫声老爷。
    整个安亭镇徐氏家族紧密团结在徐成儒周围,好生兴旺,其馀姓氏家族,看了都是羡慕嫉妒恨。
    徐成光成了徐成儒的管事,主持内外事宜。
    徐家族人成了徐府的掌柜丶里保丶夥计和佃户,替他打理着数千亩良田,十几家丝绸织布坊和商号。
    「人手都准备好了吗?」
    「回老爷的话,小的在四乡八里寻了一百号人手,又到嘉定其它乡镇,以及其它县,招募了两百六十号人手,安置在浔头村。
    这十几日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他们特别感激老爷的大恩大德,也是些知恩图报的人,只等着老爷一声令下,马上把上海第一棉纺厂踏平了。」
    徐成儒看了高攀龙一眼,得到一个肯定的眼神,大声道:「你去柜上支三百两银子,告诉大家伙,这笔银子先发给大家,算是开拔费。
    等到事成,老爷我还有重赏!」
    徐成儒顿了顿继续说:「告诉他们,不要怕,他们身后有上百位进士老爷撑腰,天塌下来也砸不到他们!
    叫他们奋勇向前,往死打,砸得稀巴烂!」
    「遵命老爷。」
    「去吧。」
    等徐成光离开,徐成儒向高攀龙请功,
    「景逸公,学生把族里的二流子全部叫在了一起。还有安亭镇附近的地痞流氓全召集在一起。
    人手还不够,学生又叫他们到昆山丶华亭丶青浦招募了一批地痞流氓过来。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这些混帐子,都是些混不吝,眼里只有钱,只要钱到位,不要说第一棉纺厂,就是松江府衙都给砸了。」
    高攀龙不喜不悲地点点头。
    「叫你的人到了南翔镇一起听指挥。老夫在那里安排有人,统一指挥调度。」
    「明白!」徐成儒兴冲冲答道,「这一次多亏了景逸公带头,让大家同仇敌气,万众一心。
    这一次我们一定能重现万历年间驱赶税监矿监的荣光,再声正义,续彰天理!」
    徐成光出到前院,叫来四位心腹。
    「这里是老爷赐下的一百两银子,你们分给浔头村那些人,告诉他们,这是头款,等到事成,
    还有尾款。」
    心腹甲问:「二老爷,才一百两银子?浔头村有两百六十号人,恐怕不够分吧?」
    徐成光的脸色拉了下来:「帐是这麽算的吗?
    这十几天人吃马嚼不要钱啊!
    他们吃的是什麽?是草吗?是屎吗?大鱼大肉,鸡鸭牛羊,还有每天一坛酒,天上掉下来的,
    不要钱啊!
    这些混蛋平日能吃到这麽丰盛的菜肴吗?开了荤,当过年了,还要如何!」
    四位心腹对视一眼。
    他们很清楚,徐成光嘴里这麽说,实际上浔头村那些人也就一日三顿,青菜豆腐,吃的米饭还是便宜买来的发霉陈米。
    徐成光给老爷禀报的时候是鸡鸭鱼肉,新米好酒,等支到钱了,随便给点钱抠着手指头买些便宜菜,能填饱就行。
    可这话不好说出来啊。
    徐成光把徐成儒的话转述一遍,然后厉声道:「你们四个是府上派出去的,当为表率,一定要听从景逸公的安排。
    事情办好了,重重有赏。
    事情要是办差了,肯定是拿你们顶锅,你们好生仔细着。」
    训斥完,徐成光一步三摇,迈着四方步去不远处他的宅院,做属于他的老爷去了。
    四位心腹拿着一百两银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心腹丙愤愤道:「这个徐拿光,肯定把老爷发下的银子吃了大半。这点残羹剩渣怎麽分啊!」
    心腹丁无可奈何地说:「要不我们少分些,只拿四十两,给他们留六十两?」
    心腹乙鼓着眼睛说:「那麽不行,你体谅他们,谁体谅我们啊?
    还是老规矩,我们一人十五两,剩下四十两分给他们。每人能分一二钱银子,美不死他们!
    这些破落户,什麽时候见过这麽多钱?」
    心腹甲看了心腹乙一眼,「把四十两银子换成铜钱,再分给他们。」
    心腹乙眼晴一亮:「还是六哥心眼活,换成铜钱,一二钱银子折一两百文,这不就显得多了吗?」
    大家商量好后,心里还是忿忿不平。
    心腹乙心里积愤最大:「六哥,十二哥,这徐成光跟你俩一样,都是秀才,不就是仗着会阿识奉承吗?
    结果他成了大管事,骑在我们头上吃香的喝辣的...凭什麽啊!」
    心腹丙说:「当年我也参加了院试,要不是那天大病一场,我也是秀才了。
    凭什麽他拿那麽多,我们只能分点汤渣..」
    「好了,这些话少说。」老成的心腹甲打断了两人的牢骚,「赶紧做事...那边说好是明天中午前到南翔镇集合。
    还有四十里路,得赶紧的,你去换铜钱,你去找船,你去准备乾粮...」
    分派好后,各自散开。
    心腹甲和心腹丁走在一起,两人关系好,无话不谈。
    「六哥,这事可大可小。要是按照万历年的光景,打砸完后屁事没有。
    可而今不是万历年,是天启年!
    我听人说,上海第一棉纺厂是堵太守奉皇上之命开办的,是皇上的心肝宝贝..,
    事后论起罪来,就得我们顶缸。
    六哥,这罪名我们扛不动的...」
    心腹甲看了心腹丁一眼,「老十二,我知道你的心思,也不用劝了。这事我知道,我们扛不动,还会祸及家人.::
    只是不打砸棉纺厂是一回事,你叫我办的那件事又是另一回事...我于心不忍啊!」
    「六哥,你仁义厚道,可人家呢?
    我们安亭镇徐家论下来,六哥你们家才是嫡传长房,徐家更是因为你这房曾祖立功得了搞赏,
    置办了几百亩水田,才办起了族学...
    徐成儒丶徐成光他们那一房,曾祖时品行不端,被逐出家族,差点饿死,还是你房曾祖善心收留了他们::.要不然哪里来的徐成儒丶徐成光。
    现在他们却耀武扬威地骑在你头上,拿你当奴仆...六哥,他们心安理得很!」
    看到心腹甲眼睛里透出怨恨,但目光中还有几分挣扎和犹豫,心腹丁连忙又添了一把火。
    「六哥,只有把他们斗倒了,才能拿回属于我们的东西!」
    心腹甲抬头看了心腹丁一眼,
    「属于我们的东西?」
    「对,家业,名望...被他们窃取去的,我们要统统拿回来!」
    心腹甲迟疑了半刻钟,终于下定决心。
    「好!我徐老六就跟着你干了。」
    心腹丁大喜:「六哥,你真是深明大义!
    上海第一棉纺厂厂部。
    厂长许瀚文,录事兼人事科科长姜凡,副厂长兼生产科科长陈三甲,副厂长兼庶务科科长卢永鼎,副录事兼宣传科科长钱栋梁,围坐在堵胤锡的身边。
    在堵胤锡身边还坐着一人,阎应元。
    他名为第一棉纺厂保卫科长,实际是锦衣卫保安司松江站站长,也是梁之挺的助手,未来南直隶警察厅的都事。
    「堵太守,根据我们的情报,他们会在三天后发起行动。」
    听了阎应元的话,堵胤锡转头看向许瀚文五人。
    「厂里都准备好了吗?我问的不仅仅是护厂队的事,是人心稳不稳。」堵胤锡扫了一眼,指着姜凡,「你管人事,你先说。」
    「禀告堵太守,我们棉纺厂有职工九千六百人,其中女工八千七百人。
    有七千五百人是东江和辽南运过来的辽东难民..:」
    堵胤锡点点头:「辽民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有安身之所,糊口营生,已经心满意足,别无所求。」
    「...原本在松江各州县招募了男女工二千四百三十人,这两三月,有人造谣生事,还通过族里乡里施加压力,男女工请辞了两千二百人,我们就从两浙巡海都司海军家眷里招募了一部分,弥补空缺..:
    目前我厂大部分职工都把棉纺厂当成自己的家,爱厂护厂,愿意与破坏厂子的贼人做斗争..,
    护厂队报名时,都挤破头..:」
    堵胤锡脸上浮出些许笑容:「那就好。人心稳定就是好事。
    团结就是力量。
    只要棉纺厂上下团结一心,全心全意维护工厂,保护工厂,我们就一定能与贼人斗争到底。
    不过棉纺一厂大部分都是女工...八千七百人。我们不可能叫她们抛头露面。
    她们能进厂当纺纱女工,已经饱受指责,备受压力...我们不能再给她们增加压力。
    护厂的事,就交给九百名男工...」
    许瀚文答:「太守,我们在九百名男工中,经过背景调查,体力测试,选拔了四百名护厂队员,请两浙巡海都司的军官负责训练..
    只是堵太守,我们毕竟只是厂子,不是城池,护厂队只是民壮,不是军队,保护厂子的真正力量不能靠他们。」
    堵胤锡立即答:「这个你放心。
    我们不会让棉纺一厂孤军奋战。各方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他们来闹事。」
    钱栋梁问:「太守,我们非得等他们来闹?为什麽不派官兵把他们抓起来再说?」
    堵胤锡看着他答:「有些事不做,只是平常事,只有做了,才叫犯事,才叫罪行。就好比伤口,好的时候你下刀子,人家说你自残。
    溃烂了,下刀子去,那就叫割烂肉疗伤。」
    钱栋梁连连点头:「属下明白了。」
    「你心里有底,给职工们宣传时就知道怎麽说..:」
    「报!」
    有人在门口禀告。
    「什麽事?」
    「在棉纺一厂西北丶西南方向出现四股人,每股人大约在三四百人左右。」
    许瀚文等人一惊。
    「他们提前了!」
    「加在一起有一千多人,不少啊。」
    堵胤锡目光闪了闪,「他们带有凶器吗?」
    「大多数手持棍棒,但不少人腰间鼓囊,应该带有匕首短刃凶器。」
    「报!」
    又一人跑来禀告。
    「从青浦县方向涌来一股人,大约在四五百馀人,他们手持鱼叉等凶器,气势汹汹,说要向我们厂子讨要被拐走的婆娘。」
    诬陷棉纺一厂拐走了他们的婆娘?
    这个罪名栽得有几分水平。
    >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