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冬雾香江,镜像易主
第1123章冬雾香江,镜像易主(第1/2页)
“接下来最重要的是人事安排。”柴峰说着从公文包里拿出几份档案,“我筛选了几个候选人,都是内地影视圈的资深人士。”
杨鸣接过档案,一份份地看了起来。
第一份档案是张国源,48岁,原华测影视的副总经理,在电视剧制作和发行方面有丰富经验。
因为内部权力斗争离开华测后,一直在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第二份是刘明,52岁,曾经担任过橙子娱乐的制作总监,参与过多部票房过亿的电影项目。
去年因为投资失误被公司边缘化,正在考虑跳槽。
第三份是王志,44岁,原光先传媒的发行总监,在院线资源和市场营销方面很有一套。
因为与公司高层理念不合,主动辞职创业,但项目不太成功。
第四份是陈熙娜,40岁,曾经是勒视影业的副总裁,在内容采购和艺人经纪方面经验丰富。
勒视出事后一直在家休息,据说正在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
“这几个人都怎么样?”杨鸣看完档案后问道。
“都是圈内的资深人士,各有各的优势。”柴峰分析道,“张国源在电视剧方面很有经验,刘明电影制作能力强,王志发行渠道广,陈熙娜综合能力比较全面。”
“你的建议呢?”
“我倾向于陈熙娜。”柴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她是女性,但综合能力最强,而且对香江市场也比较了解。最重要的是,她在勒视的经历让她对资本运作很敏感,这对我们的转型计划有帮助。”
赵华玲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同意柴峰的判断。女性管理者在影视行业往往更细心,而且在艺人管理方面有天然优势。”
杨鸣考虑了一下,然后做出了决定:“这件事全权交给你处理。不管最终选择谁,我只有一个要求,必须绝对可靠。”
“明白。”柴峰点头。
“还有一点。”杨鸣继续说道,“你以后可能要常驻香江了。镜像影业是我们在香江的重要布局,需要你亲自盯着。”
柴峰笑了笑:“我早就有这个准备。香江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而且那边的商业环境对我们的发展有利。”
“内地这边的事情你安排一下。”杨鸣说道,“等你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好,我和你一起去香江看看。”
“杨总也要去香江?”柴峰有些意外。
“当然要去。”杨鸣笑笑,“花了这么多钱,当然要去看看成果。”
赵华玲在一旁提醒道:“胡飞那边会不会有什么反应?”
“应该不会有什么大动作。”柴峰分析道,“陈志华已经跑路了,既成事实很难改变。而且项家那边应该也不会为了一个镜像影业和我们撕破脸。”
“话虽如此,但还是要小心。”赵华玲提醒道。
“这个我已经安排了。”柴峰回答,“麻子那边协调了一些可靠的人,而且我们住在四季酒店,安全性相对有保障。”
三个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问题,包括资金安排、法务程序、以及与香江相关部门的协调等等。
会议结束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杨鸣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外面江城的夜景,心情不错。
从监狱出来到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但他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镜像影业只是一个开始,通过这个平台,他们可以在香江建立更多的商业布局。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收购,他验证了柴峰的能力和价值。
这个人不仅有商业头脑,更有执行力和韧性,是他转型计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
……
入冬的香江,维多利亚港上弥漫着薄雾,整座城市在朦胧中显得更加神秘。
时间过得很快,距离陈志华悄然离开香江,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
镜像影业的办公室里,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些过去贴在墙上的老旧海报被换成了新的作品宣传画,办公设备也进行了全面更新,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全新的气息。
陈熙娜正式接手镜像影业的管理工作,这个在内地影视圈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女强人,带着她的职业经验和管理理念,开始对这家香江老牌影视公司进行全面改革。
众兴公司的收购程序在法律层面上进行得非常顺利。
由于陈志华在离开前就签署了所有必要的文件,加上柴峰团队精心设计的股权结构,整个过程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23章冬雾香江,镜像易主(第2/2页)
香江相关部门的审批也很快通过,毕竟这只是一起普通的商业收购,符合所有法规要求。
但这一切,都是在极其低调的情况下进行的。
柴峰从一开始就刻意避免引起媒体关注,所有的手续都是通过专业的法务团队秘密办理。
即使在香江这个消息传播极快的金融中心,镜像影业的易主消息也没有在第一时间传播开来。
唯一遗憾的是,柴峰的“毒丸计划”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原因是时间问题,杨鸣不想在胡飞身上浪费时间,所以直接下达命令,完成了全部收购,也将陈志华踢出了镜像影业。
胡飞最初并不知道这些变化。
在陈志华离开香江的最初几周里,胡飞还以为对方只是暂时外出处理一些私事。
毕竟在商业谈判中,适当的回避和冷处理是常见的策略。
胡飞甚至认为陈志华可能是在故意吊他的胃口,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价格。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胡飞开始意识到情况不对。
他通过各种渠道尝试联系陈志华,但对方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他派人去陈志华住的那栋别墅,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这种种迹象让胡飞感到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作为在香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江湖,他当然有自己的信息网络。
他开始动用各种关系,试图查清陈志华的去向。
银行方面的朋友告诉他,陈志华的账户确实有过大笔资金流动,但具体的转账记录涉及客户隐私,不便透露。
机场方面的消息显示,陈志华确实在一个多月前离开了香江,目的地是悉尼,但之后的行踪就无从查起了。
胡飞甚至动用了一些灰色渠道,委托私人调查公司在澳洲寻找陈志华的踪迹。
但澳洲地域辽阔,而且当地的华人社区相对分散,想要找到一个刻意隐藏身份的人,难度可想而知。
更让胡飞困惑的是,陈志华为什么要突然离开?
按照他们之前的约定,镜像影业的收购应该是双赢的结果。
这种突然的失踪,完全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
在寻找陈志华的过程中,胡飞逐渐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
有人说,陈志华之所以突然离开,是因为在澳门的赌债问题得到了解决。
还有人说,镜像影业的财务状况比公开的信息要好得多,陈志华可能是找到了更好的买家。
这些消息让胡飞感到了一种深深的不安。
如果陈志华真的找到了其他买家,那么他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胡飞开始加大调查力度,甚至动用了一些项家的关系网络。
但陈志华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死胡同。
直到十一月底的一天,一个意外的消息彻底击碎了胡飞的所有幻想。
消息来自香江公司注册处的一个朋友。
这个朋友在处理一些例行公务时,偶然发现了镜像影业的股权变更记录。
记录显示,镜像影业的大股东已经从陈志华变更为一家名为“众兴投资”的内地公司。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胡飞瞬间明白了一切。
陈志华并不是单纯的失踪,而是在悄悄完成了股权转让后选择了跑路。
而那个神秘的买家,正是之前与他们竞争的柴峰团队。
更让胡飞愤怒的是,整个过程竟然进行得如此隐蔽,以至于他这个在香江有着深厚人脉关系的资深商人,竟然毫无察觉。
据说,胡飞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大发雷霆。
那些价值不菲的办公用品和装饰品,据传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连胡飞手下的员工都能感受到老板那种前所未有的愤怒。
这种愤怒不仅仅是因为失去了一个商业机会,更是因为感受到了被人戏耍的屈辱。
特别是想到之前柴峰被绑架后,他们还通过汤志龙进行了“和解”,现在看来那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缓兵之计。
胡飞显然不打算就此善罢甘休。
冬日的维多利亚港依然波光粼粼,但港岛的商业圈子里,一场暗流涌动正在悄然酝酿。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321.com,更新快,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