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咱们工人有力量!
第74章咱们工人有力量!(第1/2页)
“龙门一号”母机项目,成了整个501厂乃至整个“596工程”的头号任务。
原子弹和导弹的研发工作都暂时为它让了路。
所有人都明白一个最朴素的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工。
没有一口好锅,你就是有再好的米也做不出香喷喷的米饭。
可这“锅”也不是那么好造的。
第一道拦路虎,就卡在了最关键的“龙门”上。
按照陆重的设计,这台母机的核心就在于一条长达五米,绝对平直的龙门导轨。
刀头在这条导轨上来回滑动才能刨出同样平直的工件。
说白了这条导轨就是所有精度的基准,是这台母机的“龙骨”。
它的平直度误差必须控制在1丝以内,也就是百分之一毫米!
五米长,百分之一毫米的误差!
这个数据一出来,整个铸造车间和钳工车间都炸了锅。
“我的天爷……”
铸造车间的老主任,看着图纸上的数据,手里的烟袋锅子都快捏碎了。
“五米长的大家伙,还是整体铸造,这……这得挖多大的沙坑啊?”
“而且这么长的东西从铁水冷却到成型,中间肯定会因为内应力产生变形,别说1丝了,能控制在1毫米以内都得烧高香!”
钳工班的孙师傅也是一脸的愁容,他带着徒弟们围着一台刚刚铸造出来的导轨粗坯,用拉线法和水平仪测了半天,结果最好的一个数据误差也超过了3毫米。
“陆总师,不行啊。”
孙师傅找到陆重,急得满头大汗。
“这玩意儿太长了,又重,稍微有点温差它自己就变形了。”
“我们用了您教的那个‘分段退火’的法子,效果还是不明显。”
“这根‘龙骨’要是立不起来,后面的活儿就全都没法干了!”
办公室里刚刚因为“母机”概念而燃起的万丈豪情,似乎又被这残酷的现实给压了下去。
钱振华在一旁听着,也是眉头紧锁。
他知道孙师傅说的都是实话,这不是靠手艺能解决的问题,是材料科学上的硬伤。
钢铁的热胀冷缩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样,是物理规律,根本没法违抗。
可陆重听完却只是平静的笑了笑。
他走到那根歪歪扭扭的导轨粗坯前,从工具箱里拿出了一把看起来很奇怪的工具。
那是一把用最好的轴承钢手工磨制出来的,又平又宽的刮刀。
刀刃在灯光下,闪烁着一丝幽蓝色的寒光。
“谁说变形了,就一定要把它硬掰回来了?”
陆重看着众人,又一次抛出了他那标志性的反问。
他蹲下身,用手在那根粗糙的导轨表面上轻轻的涂上了一层红色的颜料。
然后他拿起一把同样经过精密研磨的铸铁平尺,在涂满颜料的导轨表面上,“唰”的一下刮了过去!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平尺刮过之后,导轨表面那些凸起来的地方都被染上了清晰的红色印记。
而凹下去的地方,则还是保持着原来的铁灰色。
“都看明白了吗?”
陆重举起手里的刮刀,对着众人笑了笑。
“咱们不跟它较劲。”
“它哪里不平,咱们就把它刮平!”
“一次刮不平,就刮十次!”
“十次刮不平,就刮一百次!”
“刮到什么时候这块平尺刮过去,整个导轨表面全都是均匀的红色印记了,那它不就平了吗?!”
他一边说,一边手起刀落。
“噌!”
一声轻响。
刮刀在他手里稳如磐石,角度和力度都恰到好处。
一片薄如蝉翼的铁屑,从导轨表面一个凸起的红点上被精准的刮了下来。
那手法与其说是在干活,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艺术创作!
整个车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陆重这神乎其技的手艺,和那简单粗暴却又蕴含着无上智慧的“刮研”大法,给彻底镇住了!
是啊!
他们之前所有的思路,都局限在怎么防止变形,怎么把它掰直上。
谁都没想到,还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你不平是吧?
老子直接把你刮平!
“我……我滴亲娘嘞……”
孙师傅看着那个被刮掉的红点喃喃自语,几十年的钳工手艺今天算是学到家了。
“这……这哪里是刮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4章咱们工人有力量!(第2/2页)
一个年轻的工人小声嘀咕道:“这是给机器刮痧啊!”
给机器刮痧?!
这话一出来,整个车间的人都乐了。
别说,还真他娘的形象!
“好!好一个刮痧!”
李云虎兴奋的一拍大腿,他抢过一把刮刀,对着陈岩显摆道:“老陈,看到了吗?这就是咱们龙国工人的智慧!”
“鹰酱那套是科学,咱们这个叫玄学!专治各种不服!”
解决了最核心的“龙骨”难题,整个“龙门一号”母机的制造进度,瞬间被推上了快车道。
一场轰轰烈烈的“给机器刮痧”运动,在整个501厂的车间里展开。
老师傅们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拿了出来,没日没夜的趴在那根五米长的导轨上,一刀一刀的刮着。
红色的颜料涂了又刮,刮了又涂。
一开始还能刮下来大片的铁屑,到后来刮下来的都变成了细微的铁粉。
半个月后。
当巨大的铸铁平尺最后一次从导轨表面刮过。
整个导轨表面呈现出了一片带着交叉网格纹路的完美红色!
成功了!
那条精度要求堪称变态的“龙骨”,就这么被老师傅们用最原始的办法,硬生生的给“刮”了出来!
有了这条完美的“龙骨”,接下来的工作就变得水到渠成。
车床的主轴箱、刀架、尾座,都被依次安装了上去。
陆重又亲自操刀,用那台刚刚组装完成的“龙门一号”,为厂里其他的几台老旧车床都进行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刮痧”手术。
短短一个月时间,501厂的整体加工精度硬生生的被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这天晚上。
陆重拖着疲惫的身体,刚回到宿舍。
一推开门就闻到了一股饭菜的香味。
只见王秀英正有些局促的站在屋里,桌上摆着两菜一汤。
一盘是炒鸡蛋,一盘是醋溜白菜,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疙瘩汤。
“秀英同志?你怎么来了?”
陆重有些意外。
“我……我听王铁柱说您好几天没好好吃饭了,就……就给您做了点。”
王秀英的脸颊微红,不敢看陆重的眼睛。
“快坐下吃吧,都快凉了。”
陆重心里一暖,也没客气,坐下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王秀英就坐在对面也不吃饭,就这么单手托着下巴,安安静静的看着他吃,眼睛里像是有星星。
“你怎么不吃?”
陆重抬起头。
“我看你吃就行了。”
王秀英小声说道。
吃完饭,王秀英麻利的收拾着碗筷。
陆重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家的感觉。
“秀英同志。”
他鬼使神差的开口了。
“嗯?”
王秀英回过头。
“这个周六晚上,厂里放映厅放电影《英雄儿女》,你有空吗?”
王秀英的身体猛地一颤,手里的碗都差点掉在地上。
她的脸瞬间就红到了脖子根,低着头,声音小的跟蚊子哼哼似的。
“有……有空。”
……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
鹰酱,麻省理工学院,导弹实验室。
一个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的龙国男人,正焦急的在一间密室里来回踱步。
他就是钱学森。
“怎么样了?联系上了吗?”
他看着面前一个同样是黄皮肤黑眼睛的年轻人,急切的问道。
那年轻人正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也是“归燕”计划在海外的核心联络人。
“老师,联系上了。”
年轻人压低了声音,脸上满是激动和难以置信。
“国内回信了!”
“他们说,您寄回去的那份图纸……他们……他们已经造出来了!”
“什么?!”
钱学森猛地停下脚步,一把抓住学生的肩膀,声音都在颤抖。
“造出来了?!这么快?!”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那里面要求的加工精度,连我们这里的实验室都很难一次成功!”
“我不知道……”
年轻人苦笑着摇了摇头。
“国内只回了七个字。”
“哪七个字?”
“咱们工人有力量!”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321.com,更新快,无弹窗!